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讓父母健康長壽的30種簡單方法

       你會追在孩子的屁股後面,不停地詢問他們想吃點什麼;可你會追在父母身後,天天問他們這個問題嗎?從出生那天起,父母對我們的操心和照顧就一直不曾停歇,等他們上了年紀,你給他們錢、買昂貴的營養品……可​​這真的是孝敬爸媽的最好禮物嗎?
       日本知名老年醫學專家米山公啟近日在《讓父母健康長壽的31件事》一書中,介紹了31種不太費事兒就能讓父母健康的方法。中國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會會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熊必俊和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年社會醫學研究員陶立群,對這些方法一一做出解讀,教大家如何用對待孩子的耐心和細心,把對父母的關懷滲透到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1.送運動鞋 散步不僅燃燒脂肪,還有降壓的功效,同時能擊退動脈硬化、腦梗死、心肌梗死等「生活習慣病」。只要每天輕快散步20分鐘,就可將心率提高70%,其效果正好與慢跑相同。當為送父母甚麼禮物發愁時,不妨選一雙合適的運動鞋,鼓勵他們多出去走走。
       2.送計步器研究顯示,用計步器的人心臟水平更好。一是能讓父母隨時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二是可以設定目標使散步容易堅持下去。只要平均每天走7,000步,就會逐漸使骨質變硬,防止骨質疏鬆,而且對癱瘓和老年癡呆症也能起到預防作用。
      3.送優質寢具 
隨著年齡增加,人的睡眠時間會變短,不易入睡、睡眠淺等煩惱也會多起來,幫父母挑選合適的被褥、枕頭特別重要。枕頭最好選擇稍有一點硬度、透氣性好的,枕芯內部要能產生一定的摩擦,比如蕎麥皮的。
     4. 送電動牙刷 
上了年紀的人很難再靈活地使用細長的牙刷,而電動牙刷可以在技術和時間上起到一定彌補作用。和一般牙刷相比,電動牙刷還可以更好地進行口腔清潔。
     5.送相聲CD
笑不僅能讓人體驗到很強的放鬆感、可以抑制癌細胞的增殖,還具有很好的降壓效果。最推薦的是單口相聲,每個登場人物的造型、背景只能通過說書人的語調來區別想像。老人一邊聽,一邊在大腦中組織和想像書中的場景及故事情節,既能達到娛樂目的,又能鍛練大腦。
    6.送熱帶魚
熱帶魚這種小生物給老人帶來的情緒調節作用是超乎想像的。觀察魚缸這個小世界裡努力生活的魚兒們,那種感歎生命、調節情緒的過程可以增加使身體放鬆的5—羥色胺的分泌,讓人擺脫寂寞,更加積極樂觀、情緒更安定。
    7.送高性能吸塵器
人上了年紀後,支氣管黏膜的機能逐漸衰退,把外部進來的灰塵用痰的形式排出體外的能力也下降了,其結果就是容易得肺炎和哮喘等疾病。最好送父母一個能強力吸除細小灰塵的氣旋式吸塵器,再加一個空氣清潔器,幫父母營造一個清新的居室環境。
    8 .送應季的新鮮食品
應季的蔬菜、水果和肉類的營養價值,是一年中最高的。應季食品中所含的抗氧化物質也是最高的,對預防老年癡呆症、腸癌、心肌梗死等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9.送血壓計
血壓是老人健康的晴雨表,所以送父母一個家庭用電子血壓計特別重要。現在居家血壓的標準是高壓135毫米汞柱,低壓85毫米汞柱。老人覺得頭暈、胸悶時,最好及時量一下。此外,平時早晨起床後,最好也測一下血壓,以便更早地發現異常。
    10.定期送好喝的水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內的水分會逐漸減少,最簡單有效的做法就是定期給父母送飲用水,提醒他們不要忘記隨時補充水分。夜間熟睡時,由於體內水分丟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會變高,易形成血栓,所以,一定要勸說父母晚飯時喝些清淡的蔬菜湯,臨睡前少喝一點水,降低腦血栓風險。
    11.帶父母去看牙
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體檢一樣,看牙可以早期發現一些重大疾病隱患。牙周病不只局限於口腔內,病菌可以通過牙根進入血液。這些毒素在血管壁上引起炎症,會使動脈硬化惡化,間接引發心肌梗死和腦梗死,也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12. 每年做兩次血液檢查
每年一次血液檢查並不保險,很難防範惡化速度極快的癌症。讓父母在一般體檢之外,每半年再做一次血液檢查比較好。一次抽血可以檢查十幾個項目,根據這些數值提早發現心血管病變,有效預防心肌梗死和腦血栓。
    13.陪父母去高檔飯店用餐 
在高檔飯店優雅的氣氛下,邊嚐美食邊聊天,味覺、嗅覺、視覺等五感都被調動起來,對大腦的刺激能讓父母保持年輕。
    14.送紅酒
紅酒中多酚的含量比白葡萄酒多10倍左右。多酚對預防癌症和衰老有很大作用,可以使尿酸值降低,還能減低患心肌梗死的風險。喝紅酒時,大腦還會產生大量的多巴胺 ——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感的神經傳導物質。
     15.送咖啡機
咖啡不只是提神飲料,其中的咖啡因和多酚還可以改善人們的心情、減輕頭痛,經常飲用還能減低罹患糖尿病、帕金森症和結腸癌的可能性。另外,每天按一定的步驟和程序製作咖啡,會在大腦中形成新的回路,增加大腦靈活性。需要注意的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應限量飲用。
    16.送木糖醇口香糖 
不妨送給父母一些木糖醇含量為100%的口香糖。咀嚼口香糖時會分泌唾液和一種有抗菌作用的黴,進一步增強對齲齒和牙周病的預防效果,還能防止癌症、心肌梗死、腦梗死、腦溢血和糖尿病等生活習慣病。
    17.送香草植物。年輕人中很流行芳香療法,其實這對老人同樣有效。比如植物精油、香薰、蠟燭等。這是因為,嗅覺和其他視覺、味覺等傳導路線不同,它和記憶有很強的聯繫,讓父母逐漸衰退的嗅覺活躍起來,刺激大腦。此外,我們可以建議父母在吃飯時,盡量慢慢地享受食物和菜餚的香味,久而久之,父母就會逐漸開始去感受那些飄溢在身邊的香味了。
     18.送蔬菜種子。給父母送些種子,讓他們在陽台上、院子裡開闢一塊家庭小菜園吧,在活動身體的同時,讓大腦的各個部分都運轉起來,有助於父母保持年輕。此外,在農作物種植中能感受到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會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把自己種的菜送給鄰居和朋友,還可擴大交際圈。
    19.送繪畫用品
老年人在畫畫時,腦、眼、手都在同時進行,有助於預防老年癡呆。另外,色彩的刺激也會增強大腦的活躍度。送一套繪畫用品,既排遣老人的寂寞,還能調心靜氣,益壽延年。
    20.送隻手錶給他們
給父母買隻手錶,最好是那種字盤大、容易認的,讓父母堅持有規律的生活。有調查結果顯示,生活有規律的人患老年癡呆症的概率偏低。
    21.送媽媽化妝品
化妝是讓老人積極外出參加活動的一個契機。化妝後的老人會變得明快、開朗。
    22.讓父母參與子孫的培養
退休後,撫育子孫可以使父母重新找到人生的意義。所以,有意識地創造一種氛圍,讓父母積極參與到下一代的撫育之中,也是令父母長壽的一種方法。
    23.帶父母去做PET檢查 
父母上了年紀後,最擔心的就是患上癌症。在各種癌症檢查方法中,PE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瞄)檢查輕鬆無痛感,還可以發現一般的檢查方法查不出的癌症。
    24.讓父母參加公益活動
,幫助別人可以給父母帶來快感,僅僅是來自周圍的讚許也可以使他們的大腦分泌多巴胺。可以先幫父母找找有哪些公益活動,然後鼓勵他們參加。
    25.每週給父母打一次電話 
上了年紀的人記憶會停留在過去,反覆說一些陳年舊事,容易導致大腦殭化,每週給父母打電話,不斷用新話題來刺激父母大腦。不妨把流行的音樂、受歡迎的節目、新出現的商品等介紹給他們。打電話時,還能捕捉到父母聲音的變化,從中推測和掌握他們身體的變化。
    26.和父母一起去旅遊
出遊最好不要跟團,不妨讓父母自己安排要去的地方、出行的路線、下榻酒店和交通手段等——自製一個旅行計劃,是鍛練大腦的最好方式。
    27.帶他們去看戲劇
觀看戲曲、歌劇、話劇等舞台演出時,仔細聽台詞,可以刺激大腦掌管聽覺的顳葉。用整個身體去感受它所營造出的獨特空間氛圍,不僅僅是聽覺和視覺,甚至連皮膚都能受到刺激,還能使人在大腦內形成新的溝回,能有效地預防老年癡呆症。
    28.用短信與父母聯絡。大多數父母都不像年輕人那樣懂得手機的各種花樣,特別是短信這個功能,對有些老年人來說過於復雜,難以掌握。但發短信時會用到手指,能刺激額葉中的運動中樞,有時,用用平時不擅長的那隻手,更能使大腦得到鍛煉。對父母來說,會使用手機的各種功能,也給他們帶來很大的自信。
    29.陪他們去卡拉OK。卡拉OK不僅是娛樂,還是一種針對老人的健康療法。邊看字幕邊跟著唱,可以有效地刺激大腦。但要勸他們多嘗試唱一些流行歌曲,記住歌詞後可以脫離字幕,還可以清唱或者按照自己的旋律唱,這些都能刺激大腦。
    30.請父母寫“家譜”。讓父母根據記憶寫一下“家譜”,不僅僅是親戚們的姓名、長相、特徵、性格還有他們的家庭成員,住在哪裡,盡量詳細地描寫出來。回顧過去,能讓人憶起更多幸福往事,對記憶能力也是一個自我肯定。


不專心≠不用心多了解孩子別窮緊張

不專心不用心多了解孩子別窮緊張
文/蔡雅婷

         「小寶,快把玩具收好,別再東摸西看的!」「小乖,怎麼作業寫一個小時了,還沒完成?」「小心!有車子,你沒聽到喇叭聲嗎?」隨著小朋友年齡的增長和學習時間的增加,家長和老師就越容易發現到小朋友注意力缺失的問題,你家的小寶貝也有上述表現嗎?
小朋友注意力缺失的行為表現不外乎在課堂活動中,持續注意力不佳,容易因一點聲響或動作而分心;對環境變化的察覺度不足,甚至還有警覺度不佳的可能,這些問題都讓家長們極為擔心。
小朋友注意力缺失問題除了會立即影響學業學習的成效外,也可能產生和同儕間相處不易,進一步造成錯誤的自我形象、低自尊、低自信。
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家長都以小孩子頑皮、不認真、用心不夠來解釋小朋友注意力缺失的表現。
其實造成孩子注意力缺失的原因不一,有一部份是因為大腦在感覺處理和原始反射整合上,出現缺失,導致孩子無法抑制不相干的刺激。
一般來說,注意力涵蓋了接收、分析、排序、專注、反應等過程,且視活動內容整合了感覺、肌肉骨骼、認知等多項系統,要改善小朋友缺失的問題,就須先了解其缺失的問題來源,針對缺失的問題做處理。
其中在孩子身上,最常見的就是「選擇性注意力」問題,「選擇性注意力」是指小朋友能集中注意力於單一刺激或事物上,並排除對其他刺激或事物的反應,也就是以集中注意力的事物為中心,其他事物成為背景的能力。
對一般認知的學習來說,選擇性注意力是極為重要的。舉例來說,課堂上,能集中注意力於老師講課的聲音,忽略其他小朋友講話的聲音,或窗外小鳥飛過的身影,就是運用選擇性注意力的表現。
小朋友注意力缺失的原因,可能是因語言理解能力不佳,無法理解老師的上課內容而分心,或聽覺系統敏感,導致無法適當的調節抑制其他小朋友的聲音,或可能因肌耐力不佳,無法久坐不動,導致在轉頭伸展時,而被窗外的景象吸引。
不過,同樣是注意力缺失的表現,但在不同的小朋友身上,包含不同的問題和原因。因此家長們應正視此一問題,尋求相關的醫療管道,給予適當的訓練矯治。
建議由職能治療師針對注意力的執行能力和各相關系統的整合來評估,根據孩子缺失的問題,運用相關的遊戲活動加強訓練,改善孩子注意力缺失的問題。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我希望 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響應。 
我希望 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即使白髮如霜亦不覺疲倦。 
我希望 那方小小講台是阿拉丁的魔毯,老師帶領一群孩子探索生命意義,
遨遊知識殿堂…… 




之前逛書展的看見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優美富秋意的封面,然後印在書本
封面的這段話就讓我起了感動的雞皮疙瘩。我好奇的想知道這十二樣禮物到底長
得什麼模樣,可以寫成這樣的厚(共三百零七頁)的書,這十二樣禮物是開學第
一天,老師用牛皮紙袋送給班上每個學生一人一份,裡面裝著十二樣我們平時不
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的小物品,裡面有一張粉紅色的信紙寫得這樣一段話:

「這些東西可能是多餘的。但老師希望當你看到這些東西時,想起他們象徵的
訊息。」 

第一樣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筋。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橡皮擦。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 。每個人都會犯錯,
沒關係的。 
第六件口香糖。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紙。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s tears,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十一,銅板。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提醒你,你是
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十二,救生員(糖果代替,救生圈形),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意力

1.家長學苑  http://www.parentschool.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100300&Part=radio101007

2.博客來書籍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5398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7818

3.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http://www.pucheng.url.tw/index.php?option=com_kunena&Itemid=81&func=view&catid=9&id=12

4.走向孩子的繪畫   http://www.bookschina.com.tw/3439099.htm

5.http://www.bliayad.org/articles/pages/0295.htm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208上學期第十週閱讀高手榮譽榜

大鈞      1713
言樺      1302
培綸      1161
粲菁       354
捷楹       321
家輔       309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校園霸凌的定義


國際定義
§  Bullying is an act of repeate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order to intentionally hurt another person, physically or mentally. Bullying is characterized by an individual behaving in a certain way to gain power over another person.
§  一個學生長時間、重複地暴露在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欺負或騷擾行為之中。
一般認知的校園霸凌定義
§  霸凌者(一個或一群人)對被霸凌者進行重複的傷害行為。
§  霸凌者擁有高於被霸凌者的力量,其力量包含社會權力、體力、及過當的管教權。
§  霸凌的範圍從簡單的一對一到複雜的團體霸凌,其中必然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霸凌者,以及未必每起霸凌事件皆有的協助者。
§  霸凌可以發生在任何人際互動的場所中,包括學校、教會、家庭、工作場所、社區等。
§  霸凌行為可能透過言語、肢體、集體、網路、電話、文字等媒介之行為,使被霸凌者在身體、心理、社會適應中(一項或一項以上)受到傷害。
教育部的定義
§  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學生被鎖定為霸凌對象而成為受凌虐學生,導致其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的情形。
§  具有欺侮行為;
§  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
§  造成生理或心理的傷害;
§  雙方勢力(地位)不對等;
§  其他經學校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確認。

校園霸凌中的各角色

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複雜的互動狀態,牽涉的學生可分為幾種:[23]
§  欺凌者(英文:Bully)發動欺凌行為,通常還帶領其他同學參與其中。
§  受害者/被欺凌者(英文:Victim/Bullied)受到欺凌。
§  協助者(英文:Assistant)跟隨欺凌者,直接參與欺凌行動。
§  附和者(英文:Reinforcer)支持欺凌者的行為,例如:在旁嬉笑或吶喊助威。
§  保護者(英文:Defender)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嘗試制止欺凌行為。(但這樣的人通常為數不多)
§  局外人(英文:Outsider)置身事外。(也有些是害怕幫助受害者會讓自己受到欺負而假裝局外人的身份。但通常如果受害者轉學或是住院等無法到校上課時,欺凌者便可能從局外人裡挑選下一個目標)

欺凌者的類型

主動型欺凌者
§  霸道和衝動,傾向使用暴力欺壓他人,並且自認為老大。
§  比較自我中心,對受害同學缺少同理心。
§  想要得到部分朋輩的認同。
§  行為上比起其他同學突出。
§  自私,不為他人設想。
被動型欺凌者
§  看見欺凌者的暴力行為得逞,於是協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則藉此保護自己,免受欺凌。
§  看見欺凌者欺凌同學後,則嘲笑受害者。

容易成為受害者的類型

負面因素
§  在同學間不受重視,只有很少朋友,缺乏同儕團體的友誼。(例如:獨來獨往、安靜寡言)
§  缺乏與同儕相處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反感或厭煩。(例如:用詞自大、狂妄)
§  個人衛生欠佳。(例如:長時間不洗澡、挖鼻孔)
§  行為上得罪到同學引起公憤。(例如:向師長打小報告)
其他因素
§  性格內向、害羞、怕事。
§  具有身體障礙、智力障礙。
§  沉默、表達能力不佳者。
§  有明顯外傷、疾病。
§  性格或行為上異於同儕。
§  在校表現優秀。
§  其貌不揚者
§  學業成績較差者。
欺負因素
§  惡作劇和心靈上的欺侮。

各種欺負行為

§  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粗言穢語、喝罵、嘲笑。
§  對受害者施以重複的物理攻擊,攻擊其身體或物件。例如: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髮及對射橡皮筋等。
§  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生活與人權與前途和受教權、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  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閒話。
§  恐嚇、威迫受害者做出受害者不想要做的行為,威脅受害者聽從命令。
§  在各方面讓受害者遭遇麻煩。
§  誣告或陷害受害者違反校規、欠交功課等,使受害者招致處分。
§  當班上有同學做錯事,老師尚未找到真凶時,欺凌者便假定是受害者所為,並傳播此假定給其他同學。
§  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傾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不同之處。
§  在受害者發表言論時不尊重受害者,只顧做自己的事,與附和者談話,甚至故意打斷、反對、找碴。
§  在評分時故意給予受害者較低的分數或等級。
§  進行自由分組活動時,不願意或拒絕與受害者一組;若與受害者一組,其他組員通常會表示不滿。
§  受害者獲獎或成績較佳時便被欺凌者喝倒彩,甚至認為受害者是靠作弊取得的。
§  分派系結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甚至演變成一人對抗派系(其凌者與其他協助者),進而造成大規模衝突。
§  對受害者上綱上線,即看到受害者做了小問題後眾欺凌者就作出批鬥
§  欺凌者當看見其他同學違反校規時便置諸不理,但看見受害者違反校規時卻即時向老師舉報,即欺凌者以雙重標準看待。(香港俗稱大細超)
§  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毀損、偷竊、騙取、丟棄)。
§  畫侮辱、猥褻、負面的圖案,或書寫髒話、性暗示文字。
§  施以網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網誌或論壇上發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
§  利用難題為難受害者。
§  以各種整人方法惡整受害者,如拿白膠塗在椅子上。
§  糾眾毆打受害者。
§  利用受害者的過錯、隱私、糗事攻擊受害者,故意批評或詢問。

受害者影響

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身體影響
§  不同程度的輕重傷。
§  永久性的後遺症、傷殘、明顯傷痕。
§  死亡。
淺層心理影響
§  恐懼
§  消沉抑鬰
§  憂慮
§  胃痛
§  厭食
深層心理影響
§  人格扭曲
§  價值觀錯亂
§  失去對人性的信任
行為影響
§  吸毒
§  醺酒
§  自殘
§  自殺
§  厭學、逃學
§  成為欺凌者
§  引發校園槍擊案

學習影響

§  缺席、曠課
§  退學、逃學
§  失去對教師的信任與尊重
§  失去與同學間的和諧關係

二度傷害

當師長或同學在獲悉霸凌事件後,卻不予處理,極可能造成受害者的二度傷害。 校方、導師、教師、教官、學務體系等處理者,因為考量個人升遷、名譽、自身安全等,而不予保護受害者。

反映校園欺凌之作品

小說
§  《風葬的教室》
§  告白
§  《萊辛頓的靈魂》〈沉默〉
§  事發的19分鐘
§  《惡意》
§  《殺人之門》
§  血色童話
§  《巧克力戰爭》
§  《教室裡的惡魔》
§  《瀕死之綠》
§  《刀》
動漫畫
§  我們沒問題(日)
§  狄得夫
§  捍衛聖域
§  死後文
§  星星公主(鬼頭莫宏)
§  哆啦A系列
§  奇天烈大百科系列
§  BLEACH
電子遊戲
電影
§  艋舺(台)
§  校園敢死隊(台)
§  青春電幻物語(日)
§  少年十五十六時(港)
§  告白(日)
§  邪惡(瑞典)
電視劇
§  3年B班金八老師(第二、四、五季)
§  我們的教科書(十四歲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