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1040923 班上孩子的特質

    班上孩子們普遍有個共同的特質就是無法等待,如果獎勵需要等待他們就會自動放棄,就算這個獎勵可以好多天不用寫功課,孩子們還是自動放棄。

    孩子是否常不把話聽完就開始動手,或是話聽到一半就不耐煩了呢?孩子缺乏耐性,對學習和人格養成都有不良影響,有耐性的孩子,處處占優勢。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耐性呢?一起來關心。
   
現在的孩子上課時,常不等老師把話說完,就搶著動手,不然,就是擺出一副好無聊而不想聽的散漫模樣。有時又賴著老師為他檢查作業上的錯處,自己不願意先仔細檢查,如果出錯了,就推說是父母沒有為他找出錯誤的地方,完全沒有檢視自己行為合不合適的判斷力,更不清楚自己的責任是什麼。尤其是參加技藝性社團活動,遇到了困難就不願意堅持下去,例如:上游泳課學換氣,還沒學會就鬧著不參加了!凡此種種,意味著孩子沒有持續性的耐力。
學習自我控制
    根據兒童身心發展專家的研究結果顯示:兒童的耐性發展,大概從10歲左右才開始。這項結果一方面告訴我們別急著關注孩子是否擁有耐性,而是需要等待時機成熟;另一方面則告訴我們,培養孩子耐性,需要父母去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程度。其實,培養耐性就是教孩子學習自我控制衝動。如果孩子遇到任何狀況能夠保持冷靜,控制好情緒,懂得謀定而後動,會逐漸增強孩子的自信,並養成孩子的持續力。若能讓孩子知道有耐性會使他受人歡迎,以及增加自信,那就更妙了!
孩子缺乏耐性的原因
    現代孩子缺乏耐性的外在原因,有時是父母過於忙碌,在孩子剛開始學習新事物,還不太熟悉時,或是孩子面有難色時,父母為了節省教導的時間,便搶著幫孩子代勞。長久下來,孩子就沒有辦法在工作過程中逐漸發展耐力,進而獲得自我成就感。有時父母為了彌補平時較少陪伴孩子的遺憾,而
過度寬鬆看待孩子的行為,對孩子有求必應,長期下來,孩子會要求父母隨時關注他,而缺乏耐心等待。如果父母只顧著滿足孩子的要求,卻不去了解孩子缺乏耐性的原因,很容易造成孩子越來越沒耐性的惡性循環。另一種情形是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出現暴躁、亂發脾氣等缺乏耐性的表現,父母卻沒有察覺孩子表達能力欠佳、與人缺乏溝通的狀況,也沒有適時協助孩子進行情緒管理,造成孩子越來越沒耐性,不願意仔細聽人把話說完。
擁有耐性好處多多
    根據研究證實,高成就的孩子比低成就的孩子,更會利用過去的經驗來評估現況,確認失敗的原因。而有耐性的孩子懂得比較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差距,會重新找出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獲得成功。有耐性的孩子也懂得給予自己獎勵,酬賞自己的好表現,因此更容易完成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所以,我們知道有耐性的孩子獲得成功的比例較高,而擁有耐性也是成功人士的重要特質之一。
如何培養「耐性」?
    父母對於激發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表達,以及容忍孩子不同的意見,也是發展孩子耐性的重要支持力。
孩子學會觀察、判斷形勢與掌控方向,是學習耐性的第一要素,學會給自己工作獎勵,則是第二個重要的指標;除了學會自我激勵和接納外人評價,耐下性子完成想做的事外,還要學會評價工作有效程度,這些都對孩子發展耐性有所助益。孩子隨著年齡的成長,會增加自我評估的能力;幼小或學習較弱的孩子則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他,引導他學會和自己事先設定的目標做比較,教孩子了解自己的作法是否合適,需不需要做調整;一旦有偏差時,孩子才知道如何耐著性子去調整自己做事的方法。因此,孩子了解自己進步的狀況,父母提供孩子練習機會和使用正向語言激勵孩子,都是培養孩子耐性的良方。
以下是父母可以陪伴孩子練習「有耐性」的具體作法:
一、做生活筆記:
在開始做生活筆記之前,通常是由父母陪伴著孩子,決定何時、何地、如何完成工作。可以先用鉛筆在A4紙上設計紀錄表,列出預定要完成的各項工作,每完成一個項目就畫上記號。每畫上一個記號,對孩子來說,都是完成一項工作的回應,也是支持他繼續完成其他項目的鼓勵及動力。和孩子一起做生活筆記時,必須提醒他們注意哪些行為可以幫助他完成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後,將生活筆記上每天工作的完成情況,繪成一個時間線圖或是成長圖表給孩子看,讓孩子知道自己完成一件事的過程,並協助孩子練習持續關注同一件事的發展。如此一來,孩子對於完成一件事情的計畫能力會提高,對工作成果和預估產生落差的情況,也會較有耐性去突破和等待。
二、換個角度想:
在教導孩子學習耐性的同時,也應該引導孩子進行正向思考,如果孩子只是想去做一件事,並不代表他會持續的探究和學習;父母需要和孩子討論:完成目標可以獲得的好處和需要付出的代價,引領孩子換個角度去了解現況,願意突破問題,耐心的實踐而得到好的結果。
三、身教重於言教:
父母在陪伴孩子有耐心的處理事情時,更重要的是必須先控制自己的衝動情緒,以身作則的示範怎樣的行為才是「有耐性」。當父母想讓孩子知道耐性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以及必須成為有耐性的人,就必須不斷的提供孩子練習的機會,並適時的以身教代替言教,鼓勵孩子培養的「耐性」。
想要讓孩子擁有耐性,父母必須先陪伴孩子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更需要花時間讓孩子了解要如何去做這件事;在完成的過程中,還需要引導他懂得自我檢閱成果,以及給予自己鼓勵,逐步養成孩子的耐性。有耐性的孩子擁有許多優勢,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努力過後享受有耐性的好處,同時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