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班級經營報告


班級經營報告
成功的教師與班級經營
班級是一個複雜的小社會,也是學校最基層的小團體。而跟班級最親近的無非是教師,教師依據學習理論及適當方法指導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為了使學生能夠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教師如何運用良好又有效的方法來經營班級,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一個成功的教師能夠善用其專業素養來妥善經營班級,以下就教師的人格特質及領導風格、教師效能及成功的班級經營原則與策略進行討論。
教師人格特質與領導風格
根據張春興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對人格的定義,所謂人格就是「個體在其生活歷程中,對人、對事、對己以至於對整體環境適應時所顯示的獨特個性。此一獨特個性乃是個體在其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現於需求、動機、興趣、能力、性向、態度、氣質、價值觀念、生活習慣以至於行動等多方面身心特質所組成」(張春興,民84)。有研究指出,人格特質會影響個人職業的選擇,而且共同職業的人通常會有一些相同的特質,例如醫生具有高智慧、內向與焦慮,而藝術家較為內向且心腸軟。
教師究竟需要具備哪些人格特質才能算是一個好老師?我們知道教師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在一個班級中,教師不只是扮演教學者的角色,還要負責學生的生活、訓育、輔導各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說除了教學者之外,教師還扮演了輔導員或諮商員、社會工作員、協調者、溝通者、調查者、仲裁者或法官、控制者、顧問、朋友、諮詢者、協助者、監督者、酬賞分配者、關係促進者等角色(黃德祥等,民85)。因此,要成為一個優良的教師,必須具有心胸開放、敏銳、客觀、真誠、非支配性、積極關注、溝通技巧、自我知識、尊重等人格特質(黃德祥等,民85)。換句話說,一個優秀稱職的教師必須:
1. 擁有充實的本科知識與能力
這是身為一個教師最基本的能力,擁有豐富的知識及學問,才能教導出具一定水準的學生。雖然在目前學生程度日益低落的情形之下,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式愈來愈重要,教師的本科知識相對地不再那麼重要,不過仍然要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之上。
2. 熱愛教育工作,能以教育為終身志業
教育是一個國家非常重要的一環,也關係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要以很審慎的態度來從事教育工作,絕對不能馬虎了事。在教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學習、改進,絕不能因為付出跟班級經營的成效成反比而感到失望、挫折,要有勇氣去承擔一切可能的失敗。
3. 能涵養學生的心性與品格,具備耐心、愛心與社會關懷
老師是學生的表率,學生常常會以老師為楷模,如果老師平常各方面就表現得當,則學生亦會模仿老師的行為,從潛移默化中就改變了學生的心性與品格。反之,如果只是一味要求學生做什麼,老師自己卻都沒有做到,那麼再多的要求也沒有用。當然,這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期間要跟學生不斷地溝通,絕對不可以失去耐心,要用尊重、關懷的語氣與學生交換意見。
4. 能夠密切的師生互動,能作之師、作之親
班級中許多學生的問題,追根究底起來,經常會發現其實這些學生只是缺少他人的關心而已,如果老師可以給予適當關懷,在平常時就跟學生作有效的溝通,不但作學生的老師,也作學生的親人,拉近跟學生之間的距離,相信學生對老師的向心力會增加,有任何事都會跟老師傾訴。
5. 關注學生的生活、學業、志業發展與情感問題
學校教育並不只是教學生知識的地方,還包含了其他像待人處事的道理、未來的生涯規劃甚至情感上的問題等等,教師在隨時都必須提醒學生、幫助學生、關注學生。關懷與愛心的表現,例如說一句打氣的話、拍拍學生的肩膀,常常只是舉手之勞,卻可以替學生帶來新的希望。
6. 營造溫馨、關懷的學習社區
根據社會學習論的說法,學生的行為是人格與環境的函數,因此要使學生的行為合於規範,環境的改造是不可省的。透過環境的改造,可以防範學生的偏差行為於未然。
一個教師的領導風格會決定整個班級的氣氛,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具有開放、自由、民主、外控型人格特質的教師,會採取民主、人本、非介入的班級經營方式,而具有支配、外控型人格特質的教師,則多傾向於介入、權威與專制的方式(陳馨蘭,民87)。從心理學與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班級領導的原則如下:
一、採取民主的領導方式
假如教師的領導方式是權威、專制式,或許可以收一時之效,但卻破壞了師生之間的和諧。因此,教師應採取民主的方式,但不能流於放任,作法如下:
1. 了解學生的興趣與需要
2. 建立和諧的師生、同儕關係
3. 尊重學生的合理要求
4. 避免過高的期望水準
二、專業權威
教師的權威包含了專家的權威、職位的權威、承諾的權威及有權力的權威,如果能夠善用這些權威,將可使學生心服口服,方法有下列數點:
1. 體認教師工作的重要性
2. 在職進修、自我充實
3. 發揮專業精神、強化專業行為
4. 避免濫用教師權威
三、熟悉輔導技巧
教師除了是班級教學活動的指導者之外,也擔負了發展學生健全身心的任務,身為教師者應熟悉輔導策略如下:
1. 發揮愛心參與輔導工作
2. 運用同儕關係
3. 注重學生個別差異
4. 建立、運用學生資料
5. 轉介學生接受特別輔導與諮商
教師效能
成功的班級經營牽涉很多因素,然而「有怎樣的老師,就有怎樣的學生(班級)」,因此班級經營是身為教師不可忽略的重要課題,教師能有效的處理班級中有關人、事、物等的問題,才能有效的達到教育目標(鄭宏財,民88)。
教師的效能信念可作為預測其實際在班級經營時表現的行為,只要了解教師對其效能的知覺判斷,便可區別教師的有效性及其對教師表現在班級經營中的實際行為的影響,因此教師效能的高低,一方面展現教師本身教學能力表現的程度,另方面也是影響班級經營成功的關鍵因素(李玉蟬,民83)。
教師效能高低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也影響到教育目標的達成。班級經營有效率的教師與班級經營沒有效率的教師,經研究結果有以下不相同之處(單文經,民84):
一、有效率的班級經營者:
1. 會把規則與程序加以統整為一套可資運作的制度,並仔細的教導給學生。這些規則與程序具體明確,且能確實發生作用。
2. 每項規則與程序都向學生仔細解說,使班上有清楚的班級常規,用以約束學生的行為。
3. 會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讓學生熟悉與演練這些規則程序及信號系統。
4. 為了避免學生所獲得的資訊超載,所以在一開始只介紹急須的規則與程序,然後在逐步介紹更多的規則與程序。
5. 都能預知可能發生的不當行為,或是學生的行為問題,且有處理這些狀況的行事準則和程序。
6. 在開學的前幾週,上課時繼續不斷的提醒學生這些規則和程序。
7. 會嚴密的監看班級的各項活動及學生的一舉一動,且會隨時制止不適切的行為。
二、沒有效率的班級經營者:
1. 無法預知這些規則與程序的必須性。
2. 所制定的是比較模糊且執行時也無法貫徹的規則。
3. 既不會把規則與程序向學生解說清楚,也不會嚴密監督規定執行的情形。
4. 似乎被一些雜物絆住,對班上所發生不當行為和學生問題束手無策。
5. 常在第一天上學時無故的離開教室,讓學生無所事事,滋生一些管教問題,徒增日後班級經營上的困擾。
綜合以上可知:有效進行班級經營的教師具有以下三點特徵:
1. 在開始時,教師會對學生在課業和生活兩方面應有的行為表現有合理而適切的期望。
2. 教師會及早把這些期望轉為班級的常規,以規則和程序的形式及早的教導學生,讓學生清楚的了解這些常規的內涵。
3. 教師會經常監看學生遵守班級常規的情形,適時給予回饋,並且及早發現學生的不當行為予以適當的處理。
也就是說,高效能的教師擁有較高的個人教師效能信念,能關心學生的言行舉止,並在適當的教師期望下,共同建構師生合作的班級文化。因此高效能教師在班級經營上應具有的條件為(鄭宏財,民88):
一、在教育理念方面
1. 有教無類以學生為出發點
透過師生共同學習的教學活動,以學生有效學習的最大效果作為教學指標。
2. 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
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以適應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
3. 建立溫馨和諧的班級氣氛
除言教外,更應重視身教與境教,以創造和諧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
二、在班級經營方面
1. 善用教師期望,促進學生學習效果
教師期望影響學生表現。高效能教師對自己及學生的肯定多而期望高,用積極而有信心的態度給學生有較多機會學習。
2. 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
教師應適當應用社會權威,合理的約束學生,在嚴密而不失嚴苛,輕鬆和諧而不散漫的關係中讓學生樂於學習。
3. 成熟穩定的EQ情緒管理
具有正面情緒智商的教師傾向於高效能教師,對師生關係、班級經營都有較好的效果。
4. 提昇教師專業精神專業能力
使教師專職,免除其他工作負擔,讓教師全力於班級經營。
5. 設置「資深教師教育諮詢團」提供班級經營經驗
因年資服務越長,教師效能有愈高的趨勢,(鄭宏財,民88)所以資深教師應設立諮詢團,以提供教學經驗的傳承及班級經營實務的諮詢,以提高教師效能。
6. 親師合作共同經營班級
能邀請家長共同參予,共同加入學生成長過程之中,讓班級經營的工作由學校、教師、家長共同負起責任。
7. 自我充實自我反省
一位求進步的教師應有自我檢討、自我反省的態度,並常與同事就班級經營的問題互相交換意見。
成功的班級經營原則與策略
一個成功的班級經營有賴於教師如何運用良好的經營策略,並秉持班級經營的原則,始能致之,分述如下:
一、班級經營的原則
1. 兼顧目標、過程、結果等三個層面的策略
成功的班級經營,教師必須兼顧目標、過程、結果等三個層面的策略,分述如下:
(1)目標策略
教師必須顧及學生的心理與學業的需求。
(2)過程層面
教師必須考慮到師生關係的建立,班級氣氛的營造,班級風格的塑造及班級活動的安排等。
(3)結果層面
教師必須顧及學生學習成果,班級經營成果及班級活動設計的評量與改進等。
2. 兼顧預防、支持、矯正等三個層面的策略
成功的班級經營,教師必須兼顧預防、支持、矯正等三個層面的策略,分述如下:
(1)預防層面
設計良好的般及活動以滿足學生心理與學業的需求採用多元的教學策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意願等。
(2)支持層面
維持良好的班級氣氛,維繫暢通的溝通管道,建立合宜的班級規範,訂定公平嚴明的賞罰規定等,以支持學生良好的行為表現。
(3)矯正層面
結合學校行政人員,學生家長及社會資源等共同矯正輔導學生不當行為。
3. 兼顧內容、行為、環境等三個層面的策略
成功的班級經營,教師必須兼顧內容、行為、環境等三個層面的策略,分述如下:
(1)內容層面
教師必須妥善安排學習內容,教學組織周延,使學生易於接受並吸收。
(2)行為層面
教師必須妥善訂定行為規範,貫徹實施,並隨時掌握學生行為動態,以協助學生自主自律地表現良好的行為。
(3)環境層面
教師必須考量學生的心理與物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等的互動影響,並掌握時空因素,以便協助學生達到學習成效與教學效能。
二、班級經營的策略
1. 建立教師形象
一個成功的班級經營,教師必須先行建立一個積極而肯定的形象。首先在心理上,教師必須能「自我肯定能教又能導」站穩立場,其次要能「善用師生的人際影響」,發揮專業權威,最後應以「積極合理的反應方式」來面對學生和家長,分述如下:
(1)自我肯定能教又能導
使學生了解教師有維繫班級紀律的「堅定意志」。
(2)善用師生的人際影響
善加運用班級中,師生關係的五大影響力。
1. 專家的影響力:指教師擁有專業與技能的能力。
2. 參照的影響力:學生對老師或同儕的參照或認同的模仿對象。
3. 法理的影響力:指來自於職位所賦予的權威。
4. 報酬的影響力:指教師具有分配報酬的能力。
5. 強制的影響力:指教師擁有懲處學生的權力。
(3)積極合理的反應方式
成功的班級經營,教師應是少用「消極退讓」和「敵視攻擊」的反應方式,而多採用「積極合理」的反應方式面對學生,處理事情,既不優柔寡斷,也不專制獨斷,而能以折衷的態度對待學生,並能維護師生雙方權益的立場,進而轉化為班級規約,使學生知所遵循,以創造班級最佳的學習環境,促進教學效能。
2. 塑造良好的班風
塑造良好的班風,是成功的班級經營不可或缺的要件,也是教師無可旁貸的責任,教師可從班級團體發展四個步驟與營造班級氣氛六項原則著手進行。
(1)班級團體發展四個步驟
1. 激發學生的成員感:使學生對班級產生歸屬感。
2. 建立學生的共享感:使班級的領導由師生共享與分擔。
3. 實現班級學業目標:教師應領導全班學生實現學業目標。
4. 協助學生自我更新:教師指導學生「自我更新」,以促進團體成長。
(2)營造班級氣氛六項原則
1. 適度的教師期望:教師適切地傳達其期望已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2. 民主的領導風格:妥善地安排班級活動已開創民主的班級領導風格。
3. 合宜的班級凝聚力:凝聚學生以用功向學及人格健全發展為依歸的向心力。
4. 共同遵守的規範:引發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的各項教學活動並帶動正向的人際關係。
5. 和諧順暢的溝通:促進和諧順暢的溝通,以達到相當高程度的參與感。
6. 適時的衝突處理:利用師生衝突的契機,調整想法與做法,以開展班級的新機運。
3. 規劃教學活動
設計組織具有特定行動目標,內涵或重點,學生編組方式及行為表現型態等活動,並妥善運用教學組合,使師生共同參與,以實現教育目標。
4. 運用班級時間
成功的班級經營,教師的任務乃是運用教學進度的正規時間,盡量減少「轉換與等待時間」,並增加「學科學習時間」,使學生擁有充分的「學習機會」的「分配時間」,以便於「集中注意力」專注參與教學活動的「投入時間」,同時更加積極地「專注於特定課業的時間」,而積極地運用時間的策略為:
(1)增加學科學習的時間:掌握學科學習的目標,進行師生互動。
(2)提高家庭作業的品質:使學生確實有所收穫並給予應有的回饋。
5. 安排班級空間
成功的班級經營,教師必須了解教室空間安排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故宜注意四個空間層面的影響,與空間安排的策略:
(1)空間安排的影響
1. 空間區域的配置:擴大「行動區域」,促進學生參與教學。
2. 桌椅座位的排列:利用「開放教室」,促進學生參與活動。
3. 班級密度的大小:適當的空間密度,減低學習效果的衝擊。
4. 音量大小及環境品質:減低噪音的衝擊及美化教室環境。
(2)空間安排的策略
1. 傢俱的安排:保持通道流暢,保持視線清楚,易於取得用品,區域畫分均衡。
2. 教室的佈置:讓學生參與發揮創意,以達到美化教室環境的目的,更實現合作參與的教育目標。
 
班級經營是一個極為務實的科目,是心理學、社會學、輔導學等多個理論科學的一種綜合運用,要想成功經營一個班級,除了教師本身應多充實學養、涵詠良好人格特質之外,必須要靈活運用以上大原則及小技巧,才能使班級成為有人性、有紀律、有秩序的環境,使每個學生都可以盡情學習,獲得最高成就,達成教育的目標。
參考書目
黃德祥、陳奎熹、王淑俐、單文經(民85),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三民書局。
黃德祥(民88),班級經營上課講義。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陳馨蘭(民87),教師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生行為信念與班級經營風格之相關研究。
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啟泉(民84),班級經營。台北:五南圖書。
李玉蟬(民83),從教師效能理論談班級經營。學生輔導,第33期,頁24-29
李永吟,單文經(民84),教學原理。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宏財(民88),從教師效能理論談國小班級經營策略的實施。教育資料文摘,45(3)
97-117
張春興(民8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沒有留言: